「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
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
只有那些稗子,才會顯擺招搖,始終把頭抬得老高。
謙虛時,你能看見別人的好;感恩時,你會明白自己什麼都沒有;
元旦假期的第二天,原本我們只是想去造訪一年未見的落羽松
沒想的竟然幸運的巧遇這一片紅咚咚絢麗多彩的「台灣藜」。
紅藜又稱台灣藜,是原住民族早期傳統作物,
紅藜是能讓你幸福生活的食物
除了蛋白質含量與小麥相當,是稻米的2倍,
膳食纖維含量為燕麥的3倍、地瓜的6倍。
又為鹼性食物,低脂、低糖、低澱粉,更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不只是美麗的穀物,是內外兼具的超級食物。
眾多遊客,讓園主張先生開心的親自下田,為我們做詳細的介紹。
大溪區水稻班張勝郎、張展維父子利用二期停灌休耕機會,
在農糧署北區分署與農業局的鼓勵下,
從屏東、台中採購種籽,在大溪區仁和路栽種4.5公頃紅藜,
經3個多月種植後近日即將開始採收,
整田一片火紅「紅藜」,增添田園美景。
大溪農友張展維表示,紅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
他採收紅藜後加入米飯煮成台灣藜飯、台灣藜甜湯或製成台灣藜餅乾,
在口感上有「玉米鬚的清淡芳香味」,
是非常值得開發與推廣的健康雜糧作物。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蔡麗琴指出,北區分署分別在桃園市
大溪、新屋、觀音等地試種推廣台灣紅藜,
希望能夠成為桃園市特色雜糧作物,並適時搭配休閒觀光精緻旅遊,
能夠提升農民的收益,發展成為小而美的精緻農業。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認為,台灣藜具抗旱性,目前栽種面積不大,
紅藜平均每分地收成200公斤,吸引不少糧商慕名搶購,
若能持續推廣,相當有機會成為桃園的主要雜糧作物。
紅藜花穗豔麗,具黃、橙、紅、紫等色彩,
林務局指出,紅藜屬台灣原生種植物,
其正式學名為台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
目前紅藜的栽植技術、種實處理貯藏及植株矮化等技術系統,已建構完成。
經分析,紅藜具有高優質的一般營養成分及機能性成分,
大大提升紅藜的經濟效益;
紅藜的酵素活性,能增添小米酒風味,並發現含有高量的
三種抗氧化POD、CAT與SOD酵素活性,
這三種酵素活性可用來預防老化、心血脂,具有推廣為健康食品的潛力。
未來,林務局將和屏科大合作,在原住民社區推廣種植紅藜、
製作紅藜相關副食品,增加原住民部落經濟效益,
並對全國民眾推廣此一本土原生物種作為保健食品。
台灣紅藜的親戚-藜麥(Quinoa),由於營養價值高,
加上耐旱、耐貧瘠的特性,被聯合國糧食組織(FAO)
視為解決糧荒問題的重要作物,並訂2013年為國際藜麥年。
藜麥的營養價值受到國際矚目,但台灣學者研究之後,
發現台灣紅藜的營養價值優於南美洲藜麥,亦優於許多五穀雜糧。
台灣紅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鐵鈣質、胺基酸等
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多食用有益健康。
在紅藜田的入口處 購買的紅藜一包
重量300公克 新台幣330元
紅藜飯雖然沒有特別的香氣卻有很不錯的口感 好吃耶!
紅藜 + 白米 + 水=1 + 4 + 5
80年代,藜麥被美國太空總署(NASA)
選為太空人執行長途任務必備的食物,原因就在於它的營養價值高
且均衡完整,是補充體力的最佳選擇。
而台灣原生紅藜,營養價值高出藜麥許多倍,
也遠勝於國人的主食稻米、還有小麥、小米、薏仁、燕麥等
被認為是高營養價值的榖物,
台灣紅藜可說是營養界的榖物之王,如此珍貴的台灣原生食物,
有機會 您一定要嚐嚐看喔!
位於桃園市八德區霄裡大池附近紅藜園區
2016 01 02